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加速,全面、整体地转向新能源汽车的进程已经开启。主流车企或快或慢地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使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作者丨赵英
编辑丨大华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2022年初笔者曾预测,全年中国汽车产业增长率在3%左右。上海因为疫情封城时,笔者坚持认为全年汽车产业仍可获得2%以上的增长,预测总算侥幸应验了(《一季度中国汽车工业增长之我见》)。
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在波澜起伏中颠簸前行,取得了还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702.1万辆和26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与2021年相比,产量增速基本持平,销量增速下降1.7%。
2022年乘用车市场连续8年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居世界第二位。
令笔者更加欣慰的是,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增长中,新能源汽车依旧亮点纷呈,为全球瞩目。
2022年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546.7万辆和53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3.4%和81.6%;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销分别为158.8万辆和15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4.1%和151.6%;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0.4万辆和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12.8%。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从总量上看甚为可喜,从发展特点深入分析,则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出更加深刻的认识。
笔者认为,回望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传统燃油车企业转型加速。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名企业排名依次为: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哪吒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其中,9席是传统燃油车生产厂家(包括本土企业、合资企业)。
前10名中,传统燃油车企业占据7席;前6名中,除特斯拉外,全部是传统燃油车厂家。可见传统燃油车企业转向新能源汽车的趋势,非常明显。传统燃油车企业转向新能源汽车的速度正在加快。
第二,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主要依靠政策驱动。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新能源汽车技术加速成熟,2023年政府补贴全部退出,政策驱动作用逐步减弱,市场驱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第三,商用车电动化逐渐推进。新能源商用车因为技术原因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随着换电重卡技术和纯电动重卡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成熟,新能源重卡很可能质量减轻、外观优化、续航能力大幅提升,极大推进商用车电动化进程。
第四,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智能化与电动化并行,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大幅提高,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率不断提升,人民出行便捷度和满意度将提升到新高度。
第五,电动车出口持续加速。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出口呈加快增长趋势。
第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22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521万台,同比增加99.1%;公共充电桩179.7万台,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213.2亿度。充电基础设施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七,政府支持新能源技术革命多路径探索。2021年开始,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被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开始启动。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驱动下以较快速度增长。
在电池领域也进行了多技术路径的探索。固态电池的研究逐步加速;半固态、钠离子电池有望在2025年实现批量化生产,推进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改进;减少锂、钴等稀有金属使用的电池加速研制,液态三元锂电池向低钴高镍方向发展。
第八,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在电动化、智能化进程中,整车企业开始进军电池、芯片及软件研制、生产领域,通过垂直一体化,减少电池、芯片带来的成本上升和供应链的不稳定。
例如,吉利科技集团与华润微电子等企业合作构建车规级芯片合作体制,吉利控股的星际时代正在自研AP芯片;比亚迪则大力自研芯片。已经有29家汽车企业通过自建或入股的方式加快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科技企业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推进智能驾驶。
互联网企业、电子通讯企业加速进入汽车产业。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等巨头陆续进入汽车产业,或直接参与造车,或在智能网联领域发力。比亚迪、阿里等企业全面开始研制自动驾驶芯片,并已经突破IGBT技术的外国垄断。
这些企业的进入,不仅丰富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态、完善了汽车智能网联生态体系,更带来了相应的核心技术,例如智能导航系统、车用操作体系等。
第九,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加速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转向全系列。既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主力车型集中于市场两端——10万元以下,30万元以上车型;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呈现全系列竞争的态势,各个厂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基本覆盖了各个级别的车型。
广汽埃安新推出的两款车价格在13万-20万元之间,哪吒汽车新推出的主力车型则在8万-20万元之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随着10万-30万元之间价格汽车产品的出现,逐步呈现全系列竞争的态势。
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两端,竞争也更加激烈。新能源汽车主流生产厂家也在逐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向两头延伸,转向全系列竞争。
第十,二手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提高。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改善明显,新能源汽车保值率逐步获得受到市场认可。
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数据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日益完善,相较2021年,2022年混合动力车3年平均保值率为60.3%,纯电动车3年平均保值率为51.9%,均有明显提高。
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提高,意义重大,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市场竞争力提高。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提高,正在弥补与传统燃油车竞争的重大短板。
对上述几个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我们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出几点结论: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度过发育期,从政策扶植下“毕业”,开始独立行走,进入成熟、壮大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新能源汽车发展潮流不可逆转。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加速,全面、整体地转向新能源汽车的进程已经开启。主流车企或快或慢地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使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既来自产品力的提高(例如,续航里程持续增加)、市场环境的完善(例如,充电桩的增加),也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2022年底,朋友们问我最多的两个问题是:特斯拉降价对新能源汽车影响多大?政府财政补贴全部退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影响几何?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的影响只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从整体而言,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可以应对这类两方面的冲击。
因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产品综合竞争力提高了,初步经受了市场风浪的洗礼。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远涉重洋,进击发达国家汽车市场。
唯一不放心的是,刚刚开始产业化进程的燃料电池汽车仍需要政府政策扶植,希望能够看到有关政策出台。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处于技术革命的活跃进程中。政府、企业都对技术最新进展持开放态度。紧紧抓住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技术革命,持续进行产品、产业生态创新,多条技术路线创新,是中国汽车产业、汽车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更加全面,体现在乘用车各个级别(从10万元以下到30万元以上各个档次),体现于汽车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
2022笔者走访了新能源汽车企业,感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的精益管理获取利润,仍然是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待解的难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在蓝海竞争,现在更是在成熟的、年均增长3%左右的市场上与传统燃油车厂家虎口夺食。如何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如何重构企业供应链结构,是继续依靠电池、芯片外部供应(水平分工),还是通过内部化,自身保障供应(垂直分工),是核心问题。
马上就到春节了,希望新的一年里,汽车产业发展顺遂,汽车企业发达兴旺,经济再现荣景,国运昌隆,百姓安康。
借此机会,给各位读者和辛苦一年的编辑们拜年了。【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